会议专题

16年生尾巨桉小初植密度生长规律研究

以小密度667株·hm-2在3个立地指数22、24和26条件下,16年生林分生长结论为:(1)立地指数22、24和26达到中大径材培育目标的时间和年均生长量指标分别为10年、8年和7年,年均生长量分别为21.6、27.2和31.1m3/hm2.(2)胸径生长和分布:①胸径生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变小,前2年胸径每年生长超过4cm,第3年还超过2cm,4-6年超过1cm,以后越来越小,但在16年的观测过程中,每年都稳定超过0.4cm;②在生长前期,2年生时,只有2-3个径阶;到6年生时,径阶增加到到7个;到16年生时,径阶增加到10-11个.(3)平均高生长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年变小,前3年树高生长均超过3m;第4-5年还超过2m,5-10年超过1m,以后越来越小,但在16年的观测过程中,每年稳定超过0.6m.(4)蓄积量生长的高峰值都出现在第4年,且峰值都很大,指数22、24和26的峰值分别为43.3、52.23和54.69m3/hm2,为平均生长量的2倍,峰值过后年生长量迅速下降,第一年下降超过10m/3hm2,第二年下降7m3/hm2,以后逐年下降,但降幅收窄;指数22、24和26的连年与平均蓄积生长曲线的交叉点都出现在第7年.初植密度3m×5m是尾巨桉中大径材培育的良好密度.

尾巨桉 初植密度 生长性状 木材材性

陈少雄 周群英 ROGER ARNOLD 李天会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524022

国内会议

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二次全国桉树论坛暨产业展示会

广州

中文

84-89

2011-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