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施肥研究现状及其在桉树育苗上应用前景
指数施肥是将营养的指数供给与苗木的指数生长需养量结合,采用与相对生长率相似的特定的营养增加率,通过多次施肥及逐渐增加的施肥量,维持营养的稳定吸收,从而实现植物体内营养浓度的相对稳定,即稳态矿质营养。同时,通过控制单次施肥量,诱导奢侈消耗,建立营养库,最终在植物体内形成营养载荷,施肥的次数要和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相结合,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要量不同。幼苗期需肥量虽较少,但对养分缺乏常较敏感;生殖生长一般包括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对养分需求又有所增加。另外,大多数植物为了冬季防寒越冬对养分也有一定的需求。一般对指数施肥采用4-8次的追肥更加合理。传统施肥方法是在生长期内重复施用同样剂量的肥料,这不符合植物生长所需肥料的要求,而且多余的肥量流失在土壤中也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并造成肥料的大量浪费;指数施肥方法则是根据幼苗指数生长的需要,指数性增加施肥量,从而诱导出稳定态营养, 综上所述,指数施肥方法可以满足植物不同生长时期所需要的养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增强生存竞争力,节省肥料,同时也避免了多余的肥料对土壤造成污染。通过指数施肥,苗木达到稳态营养,更接近于自然更新的苗木,提高了苗木的自身质量,有助于造林后的抗逆性。桉树造林时常使用化学除草剂和种植时施肥(包括基肥与追肥等)来提高造林成活率。虽然使用化学除草剂和施肥能促进造林成活率,提高苗木种植后的表现,但除草剂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作用,致使人们越来越反对它的使用;大田施肥在促进目标植物生长的同时,也促进了竞争植物的生长,且易造成营养流失。因此,通过提高容器苗的自身质量来改善造林成活率才是最有效的途径。大量的实验证明,指数施肥可以提高苗木的自身质量,对桉树育苗同样适用。
桉树育苗 指数施肥 营养载荷 生长发育
张华林 谢耀坚 彭彦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广东湛江524022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106-111
2011-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