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球状大分子结构MRI分子探针及其肿瘤靶向成像应用

临床中应用的核磁共振造影剂的主要是小分子礼配合物,其主要缺点是分子成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现有的树状高分子载体材料一般是以乙二胺等平面小分子为核制备而成,作为核磁共振分子探针载体材料仍然具有分子形状易变和结构不规整等缺点,从而导致与生物组织的非特异性相互作用增强,延长组织残留时间等问题。因此,在研究中设计和制备了一种以六面体倍半硅氧烷低聚物为核的纳米球状大分子载体材料。最近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外的间质物质,例如癌胚性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在肿瘤的细胞外基质中大量存在,而在正常的组织中却没有发现。由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大量存在,癌胚性纤维连接蛋白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将其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核磁共振分子探针的研制。

肿瘤标志物 靶向成像 核磁共振造影剂 分子探针 球状大分子结构

谭明乾 谭明乾 宋小杰 Zheng-Rong Lu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技术部 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116023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Cleveland,Ohio 44106

国内会议

第五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上海

中文

81-82

2013-10-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