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治疗腰痛古代文献中的应用
收集清末的有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共纳入474条针灸处方,涉及书籍72部,使用经穴103个,奇穴12个以及阿是穴,经分析发现前10位的腧穴为委中、肾俞、昆仑、申脉、足三里、涌泉、大肠俞、太冲、地机、下髎、次髎;前5位的配伍为委中→肾俞,委中→昆仑,委中→腰俞,肾俞→腰俞,委中→水沟;特定穴占总腧穴使用频次的70.14%,其中五输穴使用频次最高;腧穴主要分布在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上,下肢腧穴占总腧穴使用频次的56.23%.针刺占46.72%,艾灸占28.96%,针刺结合艾灸占20.02%,放血占4.31%.表明选穴方法以循经取穴为主,结合局部取穴,首选阳经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足太阳经腧穴配伍最为常用,重视五输穴.刺灸法以针刺为主,放血以委中为主.
腰痛 针灸疗法 数据挖掘技术 配伍规律
贾红玲 张学伟 张永臣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济南 250014 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济南 250355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5
2013-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