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后肢和躯干体内电针信号传递特性研究
目的:根据多端口网络理论和电气信号传递特性测量方法,研究电针插入动物体内作用的实时电学效果,为客观定量评价针刺疗效和确定体内”经络”轨迹及其生理特性探索道路. 方法:将动物身体模型化为一个”多端口网络”,”经络”定义为”信号传递最畅通道”.以脊蟾蜍为模型,在其后肢和躯干上制定等身寸坐标,利用一根针尖加工成四棱锥状的同心圆电极刺入体内特定位点,模拟电针治疗施加特设电压信号进行刺激,另一根同样的同心圆电极三维扫描式刺入体内不同位点进行探测。测出各点响应电压并求得电压信号传递系数后,选取极值点作为“穴位”,将它们连线作为“经络”的轨迹。 结果:在俯卧和仰卧的各15只脊蟾蜍身上从后肢到躯干的皮内2mm上下深度测出了6条由电信号传递函数极值点连接起来的三维曲线。 结论:在蟾蜍包括躯干体内初步验证了从电信号传递特性出发研究电针作用效果和“经络”轨迹的方法的可行性。
电针疗法 体内实时电压 信号传递特性 实时电学效果
王志功 吕晓迎 王一夫 李艺辉
东南大学射频与光电集成电路研究所,南京,210096 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6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1-10
2013-09-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