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31-6·1广西特大暴雨过程分析
综合利用常规观测、NCEP再分析、卫星云图、雷达及地面自动站资料,对2010年5月31日一6月2日广西特大暴雨过程进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急流、南压高压和高空槽的配置有利于高空辐散的加强,在暴雨起始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副高的形态和位置对暴雨十分有利,东亚大槽和东北冷涡有利于东路冷空气南下;低空急流突然加强是高空槽强迫和季风加强的共同结果,低涡和切变线是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之一;西南低压和地面倒槽发展东移,表明冷暖空气加强并在华南地区交绥,有利于暴雨的发生;不稳定层结、上升运动、水汽三个方面环境条件有利于广西出现暴雨,可初步判断暴雨落区,但对特大暴雨的预报仍然存在着较大难度;地面辐合线引导弱冷空气入侵华南,对产生强降水具有重要的触发作用;强低质心回波造成的”列车效应”是造成局地强降水的重要因素.低层辐合、中层大风核造成的抽吸作用导致强烈的上升运动,有利于强对流天气的发展与维持.
特大暴雨 过程分析 上升运动
宗志平 黄小玉 董林 陈涛 代刊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8-144
2010-12-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