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充分利用现代化学软件,提高结构化学教学效果

结构化学是阐述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学科,是化学各专业课程中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一门课程.由于原子、分子及晶体的微观结构,无法通过肉眼进行直接观察,并且微观结构难以用宏观模型进行科学的描述.传统的是以”教师+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或凭借一些球棍实体模型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的教学方式,存在模型有限和难以表达一些抽象、复杂的空间构型的缺点,使学生缺乏形象化和空间化的思维环境.针对结构化学课程的这一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所讲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为此各高校相继开展了结构化学课程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材也应运而生。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表明采用多媒体教学的确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然而笔者在近年来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把直观图形简单记忆,并没有把抽象的理论和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没有达到结构化学教学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在结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让现代化学软件走进课堂教学,不但可以使抽象的化学理论变得形象、简单,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

高等院校 《结构化学》 教学方式

王渭娜 王文亮

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西安,710062

国内会议

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化学课程结构与教学改革研讨会

福州

中文

86-88

2010-11-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