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提高了中国能源的消费?
本文考虑了开放经济环境下对外贸易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主要的结论如下:我国的能源消耗呈现与EKC类似的倒U形关系,无论是代表总能源的标准煤,还是煤炭、石油等各种能源产品都符合这种关系。同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人均GDP都处于拐点的左边,能源消费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且工业部门的资本深化提高了总能源消费。此外,标准煤的劳均资本弹性为0.24。这种情况符合中国目前的粗放式、高能耗的发展模式。同时国际贸易对能源消费的影响具有多重性。首先,在国际贸易对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方面,单纯的国际贸易降低了人均标准煤消费,在能源产品层面上,国际贸易降低了人均煤炭的消费,但对石油的影响并不明显。其次,在国际贸易对能源消费的间接影响方面,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上支持FEH,但标准煤和煤炭不支持PHH而石油则支持PHH。能源消费的地域差异非常明显,沿海地区对能源消费要求比内陆地区高,并且这种状况在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对外贸易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计量模型
周浩 傅京燕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国内会议
南昌
中文
348-356
2010-1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