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论唐代“岭南五府”建制的创置与演替--兼论唐后期岭南地域节度使司建制

唐朝在武德四年之后岭南地域相继创置十一个都督府(初称总管府),统管八十七个州。经过贞观中的陆续省并,贞观二十三年,都督府之数降至五个,即广、桂、龚、交、崖五府,州数则降为四十八个。与此同时,另有六个都督府、三十九个州被陆续撤销。永徽元年(650)至景云二年,岭南地域的都督府增至六个,即广、桂、岂、容、安南、崖六府,形成著名的岭南大陆地带“岭南五管”的政区格局(未计崖府)。州数亦增至六十七个。天宝元年(742),都督府的专名因驻在州改为郡而全部随之变更;此后,岭南地域调整为六都督府,七十三州。唐后期截至元和八年,岭南地域的节度司级建制单位大致是五个(岭南、桂管、邕管、容管、安南),属州六十七;截至光化三年,岭南地域仍存在五个方镇,即清海军(岭南东)、静江军(桂管)、岭南西道(琶管)、宁远军(容管)、静海军(安南)诸节度使司,六十七个属州。岭南地域行政体制的演变,充分折射出唐代地方高层管理机构及其辖区由总管府到都督府再到节度使司的复杂缩影,个中历史正反经验值得借鉴。

唐代 政治机构 行政体制 历史演变

艾冲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17-32

2010-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