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江流域文明史的再发现
本文阐述了由南流江地理位置,决定了腹地-港口互动的地域文化。南流江虽身陷重围,但它孕育催生的并不就是一个故步自封的文化样式,一旦向北的路子走不通,孔雀西南飞,因势利导,借助腹地-港口的关系,向南方充分发育,别有洞天。并对南流江地区进行考古挖掘,探讨了此地的历史文明和发展形势,同时,分析了该地区的文明史对现代区域文化的价值。可以说,在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圈”之前,广西现代化的总体设计思路基本存在一个“沿西江流域”开发的倾向,这当然有其合理性—以东济西,西江流域首先是东部产业转移的方便性选择对象;又因其流域范围纵贯八桂,故而更是盘活广西整体经济、优化地理空间的自然构成。所以,在“泛珠三角”的深度影响下,广西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就被纳人到一种港口一腹地发展模式之下。换言之,位居珠江上、中游的广西,已经就是广东、香港得以持续飞跃的纵深“腹地”。
方志学 地域文明 社会发展 文化价值
杨天保
玉林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33-40
2010-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