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明清时期广西西江水系交通发展与城镇分布格局的形成

处于广东和大西南之间的广西,自宋以来珠江流域作为一个统一市场出现以后,到明清时期,一方面是西江便捷的水运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是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的兴盛,以及鸦片战争以后两广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并成为它边缘地区一部分,促使广西与广东之间的经济和空间进一步结合,不但加大了对西江水运的依赖,而且借助于商品生产和流动,在西江水系沿线形成以得江梧州、漓江桂林、柳江柳州、琶江南宁为中心的一级城市,各县城为中心的二级城镇,以及县以下好镇的三级城镇体系,发挥各自的经济辐射功能和区域效应,有力地推动广西社会经济进步,并最终形成广西城镇沿西江水系呈树枝状分布格局,以及“无市不趋(广)东”的商品经济发展空间态势。总结这个历史经验,对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制定广西区域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有重要参考价值。

明清时期 水系交通运输业 城镇分布 空间格局 经济合作

许桂灵 司徒尚纪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60-68

2010-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