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公元前1831年-公元1980年中国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时空分布及其类型

通过资料分析,历史时期人们不够重视地震灾害对交通的影响,但地震灾害中交通系统所暴露出的脆弱性,迫切要求加强这一方面的认知。地震灾害对交通影响的记载集中分布于西南、西北地区,特别是云南、四川和新疆,通过地震烈度的空间分布,可知高烈度的地震对新班的交通系统影响较大,云南和四川较低烈度的地震对其交通系统的影响也比较大。这是因为三省皆分布于中国强震带内,且四川和云南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其交通线的分布多沿山川行进,故较易受地震影响。因此,在高烈度地震影响区,应加强交通系统本身的抗震性能;而在低烈度地震影响区内,除加强交通系统本身的抗震性能外,还应加强对次生灾害的防范及规划交通系统走向。本文仅对地震灾害对交通的影响类型作一简单分析,其空间分布原因等具体问题尚需具体研究。

交通系统 地震灾害 时空分布 抗震性能

任慧子 曹小曙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239-247

2010-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