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流域城镇体系分布空间结构的历史学研究--以新石器时代至公元2年为考察时段
笔者拟从自然历史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两方面入手,以时间发展为序列,综合探讨西江流域内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人地关系,复原式重建历史时期不同阶段区域地理环境人地关系系统,揭示其特征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提出若干具有理论意义的认识,力争最终在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两个方面均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即是对其早期聚落生成及城镇发育的初步探索。通过考察可以看出,西江流域内城市沿江分布的格局极为鲜明,空间上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西江流域干支流沿线的河谷平原、丘陵,既是便捷的交通孔道,又是具有良好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区,古代早期的城镇体系布局与西江流域干支流走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沿江交通线对地域社会发展和区域联系起着巨大的影响和控制作用。
城镇史 空间结构 历史学 西江流域
周长山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597-609
2010-1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