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济宁市山丘区低碳经济治水模式研究与实践--泉水、雨水、洪水、风能资源综合利用+节水灌溉模式

我国山丘区的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较大,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整体高速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如何搞好山丘区低碳经济,是当前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介绍了济宁市近几年来山丘区低碳经济治水模式的实施概况,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新的治水模式改变了山丘区水土流失严重,荒山秃岭多,“光棍村”多,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贫穷落后的整体面貌,通过多年坚持不懈地一治一座山,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流域等多种形式的连续开发治理,形成了“一河清泉水、一条经济带、一根产业链、一道风景线”的治理新格局。促进了山丘区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加大了生态功能保护,带动了生态示范园、生态示范区、生态观光度假等衍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济宁市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水资源管理 治水模式 节水灌溉模式 低碳经济

牛奔 于在水 彭绪民

济宁市水利局,济宁 272019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

贵阳

中文

823-826

2010-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