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面雨量和流量关系分析

2007年汛期,淮河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第2次流域性大洪水.本文选取淮河干流王家坝、正阳关、蚌埠、洪泽湖四个水文站2007年6月19日至7月28日的逐日流量差作为因变量,水文站相关集水流域前五天08时24h实况面雨量作为自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拟合方法建立水文气象监测资料之间的统计相关模型.再用同样的方法进行预报面雨量作用分析,将其拟合出的流量差与实况流量差相对比,可以看出拟合效果较好.2008年7月淮河流域的洪峰预报试验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将发生洪峰时的时间和流量差数值预报出来.说明通过面雨量的预报来预报洪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水文气象 面雨量 流量差 统计模型 淮河流域
李坤玉 赵琳娜 赵鲁强 张国平 齐丹 杨晓丹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贵阳
中文
330-337
2010-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