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影像修辞与我国电视剧的”民工叙事”

从1991年电视剧《外来妹》出现以后,诸多农民工题材电视剧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在电视剧的舞台上,表明了农民工群体对中国当下格局和秩序重塑的重要性.但是,”在权力交换与重组中变动不居的”的文化的”共用空间”中,这些民工电视剧被不同的社会语境和意识形态所倚重,并非来自农民工的自我建构,而是来自大众传媒/影视的追认、整合和命名,从而体现出不同意识形态运作的特征.因此,虽然被现代性所放逐的农民工借助大众传媒/影视成为社会的热点,但是农民工也异化成一个被意识形态和商业话语所绑架的话语策略。当农民工电视剧最终成为社会矛盾调和的一种修辞策略、成为消费主义所消解的隐匿话语时,“农民工”就既失去了自己的社会资本,也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资本和身份象征,进而丧失了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农民工话语的真实意义。

电视剧 民工叙事策略 影像修辞 文化价值

周根红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西安

中文

205-207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