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黑色电影的西方渊源·及其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黑色电影的渊源和流变,以《北京杂种》为例,分析了新生代电影的黑色因素。“黑色电影”的出现,是对粉饰生活电影一个大胆的反叛,撕开了生活阴暗面,无论是视觉冲击力还是思想冲击力,都是巨大的。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黑色电影反映着对人类理性力量诘问和质疑,对现存的意识形态和法律秩序的不信任态度,具有极强的批判现实的色彩。但是,在看似悲观绝望的表面,黑色电影实际上隐含着对人类理性光辉的渴望和呼唤,对一种理想的人伦关系和意识形态的憧憬。因为它揭示人类社会的种种“黑色现象”,旨在引起注意,从而间接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去改变这些“黑色现象”。从这个层面上讲,批判现实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现实。

黑色电影 新生代电影 艺术创作 文化价值

杨晓林

同济大学电影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西安

中文

292-294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