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空巢中的电视

长期以来,大多将电视与现代化联在一起,将其作为社会进步的一个标识,我国在广大农村推行的“村村通”工程也正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不可否认,电视作为普及率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传播媒介,对于农村居民的观念、生产与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意义不言自明。但是,在走进农村的空巢家庭,和一位位老人聊天、拉家常的过程中,他们健康的身体以及宁静平和的心态给我们巨大的震撼,而他们大多对电视持一种可有可无的态度。当然,对于老人们所说的不看电视不过是他们对于看电视的总体印象,并不是绝对不看,有时间的话,也会看上一眼,这可以从采访中他们对电视节目的熟悉程度上得到说明。电视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看电视也不是消遣娱乐、打发时间的最佳途径。对于老人们而言,单向度的电视接收远不如互动式的聊天、拉家常亲切。在农村的空巢家庭中,老人的精神生活并不是十分孤独,生活的忙碌、照顾孙子孙女、与同龄人聊天占去了的大部分时间,晚上9点多钟睡觉是很普遍的现象,并没有多少老人需要靠电视来陪伴。有学者指出,关于传媒与乡村社会的研究,应暂时“悬置,最迫切的“发展”、“现代化”的“关系研究”的主题,对“传播”、“发展”等主题本身的意义进行思考和探讨。在这样的思路下,有必要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传媒是什么?传媒提供了什么内容?乡村受众接触传媒的动机何在?传播有什么效果……从药材村老人们的生活状况与生活态度上看,电视提供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效果、农民的收视动机如何尤其值得研究。

电视节目 空巢老人 收视动机 农村地区

陈国钦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

国内会议

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

西安

中文

320-323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