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焦虑与艺术审美的置换策略--新世纪以来抗日题材电视剧的艺术生产与转换策略
新世纪以来,抗日题材电视剧以极具魅力的影像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剧发展繁荣的一个重要的表征,并成为新世纪电视剧多元化的价值诉求重要的一脉.我们打破历史与艺术、真实与虚构等二元的结构性思维方式,从多维度、多层次的批判性解读抗日题材剧中英雄人物,可以发现英雄人物的身份一直是伴随其成长的一个关键问题,伴随着身份归属感的获得,英雄人物的成长过程才得以最终完成,而路径是通过塑造”卡里斯玛典型”和”家国叙事”实现主人公的身份构建,完成身份焦虑与艺术审美的置换.本文试图对英雄人物的成长经历、性格形成轨迹的视听化处理来分析抗日题材电视剧人物成长动因,以及身份焦虑和艺术审美的置换策略,以期对当下抗日题材人物的塑造提供一个历史化、现代化的路径和启示。
电视剧 抗日题材 艺术审美 置换策略 身份认定
晏青
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
国内会议
西安
中文
371-372
2010-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