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关于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改革的评论--价格机制、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视角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让公共财政和非政府供给组织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引入制度手段调节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制度手段主要包括价格机制、制度环境与供给组织的治理机构,本文逐一对三个方面的改革进行回顾和评价,揭示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的变迁轨迹.指出随着我国公共资源向农村地区的倾斜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的非政府供给组织会越来越多涌现,农民合作组织和市场在长期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制度改革的路径是在公共财政投入的引导下,吸引生产要素不断流向农村,据此,政府作为资金供给主体和决策安排者之外,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调动各方参与农村基础设施提供和生产的积极性。虽然当前中央财政主要用于支农支出,但是如何在高效利用支农资金的同时不增加农民负担,又能激励农民合作组织和市场等非政府组织成为基础设施的建养主体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农村基础设施 供给制度 路径规划 政策调整

柴盈

北京师范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

长沙

中文

54-68

2010-10-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