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史前时代历史分期及其农业特征

中国史前时代处于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早期,距今18 000年前到4 000年前,历时约14 0000年.据考古资料和历史传说,中国史前时代凝集为”三皇”史系,可分为4个时期:燧巢时期、羲娲时期、神农时期和黄帝时期,它们各有鲜明的农业特征.燧巢时期的表征事件是可控用火与营造居所,是农业发生的准备期;羲娲时期,华夏族群的创世纪,由采集渔猎转变为主动放牧,构建了草地—畜群—人群和谐相处格局;神农时期农耕、麻织和陶器广泛使用,出现农业发展高潮,农耕文明渐具雏形;黄帝时期在历史累积之上,与周围族群多次融合发展,华夏民族形成,农业生产达到全新水平,龙凤图腾诞生,中华文明奠基.华夏农业文明简要脉络应为:农业的发轫应自羲娲始;农业中的种植业发展应自神农始;华夏农业文明的整体构建和奠基应自黄帝始.

史前时代 农业生产 历史演变

任继周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甘肃草原生态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20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南京

中文

3-12

2010-10-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