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十年回顾与展望

首都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从2001年开始,借助首都博物馆新馆筹备的有利条件,历经十年的发展,由最初力量薄弱、设备简陋的小型修复室,发展到拥有37位专业技术人员、1800平方米面积和部分先进设备的保护修复实验室,成为具有一定研究和修复实力的文物保护中心.根据工作需要中心业务科室分为字画、陶瓷、青铜杂项、丝织品保护修复、档案资料、文物保护分析实验室和文物消毒室,并分别从专业人员的培养、修复技术、实验室的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突出文物保护应用研究,做好基础工作,增加文物保护技术力量和研究实力,找准位置,扩大生存空间,创造条件进人国内文物保护领域的先进行列。以科研为中心,以出科研成果和优秀人才为目的,以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为己任,适应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趋势。加强传统修复技术力量,发挥现代科技检测手段,二者紧密结合,科学解决文物保护方面的问题。加大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提高文物保护和修复人员的专业素质,稳定和壮大专业队伍,是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博物馆 文物保护修复 目标定位 布局规划

刘树林

首都博物馆

国内会议

北京博物馆学会保管专业十年学术研讨会

成都

中文

39-45

2010-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