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
馆藏文物因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会出现破损、老化、腐蚀、虫蛀、风化等各种病害,这些病害有些是突发性的,如果不注重对文物平时的维护保养,不注重文物存放环境的有效控制等方面因素对文物的破坏,馆藏文物将加快其灭失的速度。因此,文物的日常保管显得尤为重要。按照“预防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文物的预防性保护,是做好或防止馆藏文物继续出现各种病害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文物预防性保护的举措及现实意义的分析,指出馆藏文物的预防性保护,应是一个长期的、日常性的工作,不要等到文物出现情况了发生问题后才予以重视。由于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对于任何附加在文物上的材料与方法都应当慎之又慎,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对环境的控制都应是有针对性的。对博物馆环境的营造,每个博物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改善文物的保存环境条件,尽力消除有害环境的因素,努力为馆藏文物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保存环境,真正做到“文物保护,预防为先”,使馆藏文物得到妥善有效的保护,为展示和研究提供可靠有用的依据。
博物馆 馆藏文物 预防性保护 环境管理
张孜江
四川省博物馆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419-432
2010-10-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