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走向及定位--以四川德阳、湖北荆门为个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相继推出了农村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新农村建设等政策.这一系列变化意味着:中国已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已经实现了”以农支工、以乡供城”的国家战略目标,不再需要从农村汲取资源以支撑现代化建设,而进入到了”以城带乡、以工支农”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阶段.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必然导致乡村治理的宏观环境变化.本文提出,取消农业税和新农村建设虽然改变了乡村治理的宏观环境,但并没必然改变乡村治理的走向,更没能自然导致乡村治理实现善治,乡村治理要达到善治必须进一步完善乡村管理体制。
新农村建设 乡村治理 农业税 善治理论 管理体制
王习明
西南交通大学中国西部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湖南邵阳
中文
209-21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