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盆地白云岩储层研究现状与思考

白云岩储层是现今四川盆地碳酸盐岩最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四川盆地上震旦统到中三叠统发育有多套白云岩层系,在其中已勘探发现了多套含气层系.不同层位白云岩储层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差异较大.可以把储层分为3种主要类型:岩溶型白云岩储集层、礁滩相白云岩储集层和热液白云岩储集层.震旦系、寒武系的白云岩储集层主要与不整合岩溶相关,震旦系白云石化作用有原生(或准同生)、早期成岩、埋藏环境白云石化作用;寒武系有3种主要的成因类型:回流渗透、埋藏和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石炭系白云岩主要是由准同期的白云石化形成,对于混合水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成因还有争议.二叠系栖霞组中白云岩主要形成于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和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部分区域发育有与岩浆岩相关的热液白云岩.二叠系长兴组的储层白云岩类型以礁白云岩为主,但礁体不同部位的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不同,存在有混合水、压实流体和渗透回流白云石化等.三叠系飞仙关组、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储层岩石主要是颗粒白云岩,白云岩成因模式主要有混合水、渗透回流、蒸发泵和埋藏白云石化等,但目前的争议较大.另外,雷口坡顶部白云岩储层与不整合相关的岩溶型储集层,其重要层位的形成机理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因而需要对白云岩储层形成机理以及白云石化机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指导今后的油气勘探.

油气储集层 白云岩 岩石成因 地质构造

张军涛 龙胜祥 吴世祥 李宏涛 柳智利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西南石油大学,四川成都610050

国内会议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10年博士后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2-20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