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构型表征技术及其在注CO2区块中的应用
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难度大,采用注气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油气采收率.高含水期剩余油被储层内部复杂的构型单元所控制,尤其对于注CO2区块储层剩余油分布预测来说,地下储层构型表征是提高油气采收率、最大限度地开发油气资源的关键所在,对剩余油挖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该文从研究内容、方法及存在问题方面概述了构型研究进展,并以腰英台油田注CO2区块储层为例,利用岩心、测井、动态等资料,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复合微相、单一微相、单一微相内部增生体(夹层)3个层次对地下储层构型进行表征,建立了腰英台油田腰西区块三角洲前缘储层不同层次构型界面,针对每一个层次分别论述了其构型模式及地下储层构型的识别方法;最终基于微相层次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储层构型模型及参数模型,为注CO2区块储层剩余油的挖潜指明了方向,对于类似油田储层精细研究及剩余油分布预测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低渗透油田 储层构型表征技术 二氧化碳气驱 油气采收率
周银邦 计秉玉 吕成远 赵淑霞 何应付 廖海婴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北京 102249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07-215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