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区间生产结构和贸易模式--基于新经济地理学和新贸易理论视角
本地市场效应的一个贸易含义是:那些拥有相对较大市场需求的区域将在产出上获得更大比例的增加,进而使该区域成为差异化产品的净出口区.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6个部门20个产业的投入产出数据,本文在4个部门、14个产业中发现了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且在其中11个产业中本地市场效应对产出的影响要强于要素禀赋.这些产业的布局更多的遵循需求和市场的分布而不是要素禀赋的分布.这个结果证明了本地市场效应在专业化生产和制造业集聚中的重要作用,解释了许多发达省区并没有相应的要素资源禀赋,却成为产业生产的集聚区域,正是这种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专业化分工的结果,而不是以要素禀赋的比较利益为依据的分工结果.
区域经济 生产结构 贸易模式 新经济地理学 新贸易理论
邓慧慧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
国内会议
天津
中文
262-273
2010-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