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小公社体制在乡村的确立--对湖北某公社档案的解读
目前对于农村人民公社的研究,大多立足于”宏大叙事”的视角,人民公社史研究专家辛逸建议,”用民族志方法研究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的一个县,因为县既包括了一个地方较完整的地方性知识,又相对具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秉承这样的学术路径,笔者仔细查阅了湖北省洪湖市乌林镇保存的所有人民公社时期从1957年到1978年的档案,试图从社会史的视角对人民公社在乡村的实践给予整体的审视,结合社会学的叙事(通过动态的事件展示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以洪湖乡村社会变迁的经验事实,具体考察小公社制度在乡村逐步确立的内在逻辑.作为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变迁直接记录载体的乡村档案,涉及农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保存了十分珍贵的史料。当然,洪湖农村并不代表全国农村,但是通过以上“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制度从调整到确立过程的梳理,可以揭示出国家、地方社会与普通农民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复杂形态。
地方史志 小公社体制 档案资料 史料价值 乡村地区
张大伟
贵州师范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87-295
2010-09-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