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储层孔隙结构的新方法

储层孔隙结构,一般泛指储层孔隙与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及其连通关系等多种属性.掌握准确的连续深度范围内的孔隙结构信息,对于识别评价优质高产油气层具有重要意义.核磁共振测井的T2谱在一定条件下能很好地反映孔隙尺寸的分布信息,据此还可获得总孔隙度、渗透率等定量参数.然而在油气勘探实践中,却面临着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即如何依靠核磁共振测井数据确定一个实用有效的判识孔隙结构特征优劣的标准,据此对连续深度范围内储层的孔隙结构进行准确快速分类,进而结合其他资料更好的综合评价目标储层,指导勘探实践.本文以压汞毛管压力曲线作为判断岩石孔隙结构优劣的主要依据,通过综合对比不同类型孔隙结构样品的毛管压力曲线、核磁共振T2谱及其累计孔隙度曲线的形态特征,揭示出一个重要认识,即”特定尺寸范围的孔隙组分在总孔隙中的百分含量是决定岩石孔隙结构特征优劣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从T2数据中提取定量参数,利用这些参数快速准确划分储层孔隙结构类型的实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对核磁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其结果能够灵敏、直观的反映储层孔隙结构的优劣特征在连续深度范围内的变化情况,对于发现优质高产油气层、提高单井产量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油气勘探 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测井 毛管压力曲线 T2谱数据

刘忠华 周灿灿 李潮流 张龙海 张莉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首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青年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33-41

2010-09-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