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基础设施在中国当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实践--依托铁岭新城、唐山南湖生态城及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
风景园林规划是以艺术的手段,处理人、建筑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合理运用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活动空间.对于缓解目前城市化过程中严峻的人地矛盾,风景园林实践将是真正意义上认知,并尽最大可能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必要途径.而风景园林实践的价值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其是风景园林获得持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保障,并在中国当代风景园林实践中表现出特有的建设表征.中国当代风景园林实践中的生态基础设施的应用角度包括:(1)模拟自然系统,如通过对自然要素的重构,将场地尺度的生态系统与区域尺度的山水格局相融合,实现设计成果的可持续性,在铁岭新城项目中设计师通过人工构筑河渠,将场地尺度的生态系统与区域尺度的生态格局相联通,使规划后的生态服务功能更为持续;(2)区域内长期沿用的因地制宜的生态基础设施的继承和创造性利用,挖掘当地独特的智慧和艺术;(3)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和可更新能源的收集及利用,从源头推进环境治理;(4)人工营建和维系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在确认生态系统多样化将有助于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后,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基于对场地和整个市域范围内的植物群落的调研评价,人为营建和修复其脆弱的植物生境;(5)保护和恢复已受损失的湿地、河流生态系统:湿地、沼泽和河流生态系统是与人类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的生态环境,其在提供水源、缓解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均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项目中,设计师充分利用现有洼地重构湖区水系,并确保在不利情况下森林公园水系统的安全运行;(6)将农田、公园及专用绿地融人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绿地斑块都是城市绿色基质的有机组成,在唐山南湖生态城项目中,设计师将不同类型的绿地通过基质、廊道和斑块有机联接,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风景园林 规划设计 生态基础设施 环境保护
吕晓芳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所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566-573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