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颐和园琉璃勾头纹饰的演变
颐和园作为皇家园林,园内琉璃应用广泛,不仅建筑屋面大量使用琉璃瓦,而且拥有外表全部使用琉璃仿木构件的无梁殿式琉璃阁、琉璃牌坊、琉璃塔,具有分布范围广、建筑形式多样、色彩丰富等特点.颐和园内琉璃勾头规格为五样至九样,颜色主要包括黄、绿、天坛兰、孔雀蓝、紫五种,采用不同的琉璃配色方案,体现着皇家官式琉璃的等级和用色规律.而且琉璃建筑及构件造型技术、艺术精湛,纹样题材丰富,体现了至高无上的”君权神授”的思想,是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典型载体,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清漪同时期独特的风格,代表了清中、晚期琉璃的艺术水平及时代特色.颐和园琉璃勾头纹饰种类较多,尤以龙纹为最,呈现出一个演变序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目前颐和园琉璃勾头的断代虽然有较为充分的文档史料基础,但仍存在者盲区.本文以颐和园琉璃勾头纹饰的断代研究为切入点,通过对颐和园不同时期的黄绿琉璃勾头纹饰、瓦胎款识、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病害及保护等几方面展开的细致探讨,进而分析出颐和园清中、晚期琉璃瓦纹饰的变化特点,从而理清颐和园琉璃勾头演变脉络,为颐和园琉璃古建筑的修缮提供了可参考的实物及相关历史信息,将有利于文物建筑工作者理清颐和园琉璃建筑发展的脉络.通过对对颐和园琉璃文化的研究,使人们意识到颐和园的建筑艺术价值成就,及其在延续清漪园造园思想、保持颐和园完整性和丰富颐和园景观构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深入发掘颐和园的文化内涵提供参照.
颐和园 琉璃勾头纹饰 艺术风格 历史演变 文化内涵
陈曲 刘瑷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30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