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锦屏深裂缝”现象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目前在建的锦屏一级水电站坝高305m,为世界第一高双曲薄拱坝.大量前期勘探发现,在坝址区左岸岸坡浅表卸荷带以里穿过一段相对完整的岩体后,又陆续揭露出一系列规模不等的张开裂缝或裂隙松弛带(统称深裂缝).本文回顾了”锦屏深裂缝”现象,从地质背景、形态特征、分布特征以及深裂缝岩体的工程特性等方面对”锦屏深裂缝”现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指出深裂缝岩体具有低波速(Vp<3 500m/s)、强透水性(透水率q>100Lu)、完整性差(岩体体积节理数Jv大于20条/m3,岩体质量指标RQD值仅为25~45).斜坡地应力从坡表到坡内,在深裂缝发育地带出现低应力异常.在此基础上,介绍”锦屏深裂缝”现象成因认识上的卸荷观点,最后指出了”锦屏深裂缝”现象的工程地质意义:高应力地区高陡斜坡岩体卸荷深度需要重新认识;合适结构的高应力地区硬质岩石斜坡正常卸荷以内存在深卸荷,传统的斜坡卸荷带划分理论面临挑战;”锦屏深裂缝”现象并不是个例现象,环青藏高原周边地区高山峡谷地区的斜坡演化有其独特性,这是工程地质面临的新课题.

双曲薄拱坝 锦屏深裂缝现象 工程地质 边坡地应力

祁生文 伍法权 宋胜武 巩满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工程地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2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水工岩石力学学术会议

上海

中文

399-404

2010-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