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降雨条件下农田土壤及地下水氮素分布特征分析
本文以次降雨条件下南方典型农田为研究对象,观测了降雨前后稻田和旱地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氮素含量、土壤氮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地下水位,旱地中离农沟距离愈远,其埋深愈深,水稻田则相反,农沟起着补充旱地地下水和收集水稻田地下排水的作用.在旱地和稻田地下水中氮素含量均表现为:地下水越深的地方,各形态氮素含量越高,硝氮的含量明显高于氨氮.土壤氮素含量垂向分布规律均为:自上而下,氮素的含量逐渐减小,其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为:旱地表层(0~30cm)土壤氮素含量随离农沟距离的增加而增加,稻田则相反;深层(30~60cm)含量变化不大.水稻田和旱地土壤中氮素的含量在雨后均有所减低,且随着地下水埋深的增加,氮素在土壤和地下水中含量依次增加,说明地下水的水平移动不仅造成沿程土壤中氮素富集,还会使地下水中氮素浓度升高.
农田土壤 地下水 氮素分布 次降雨条件
袁自瑛 张展羽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304-312
2010-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