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应用ICT的外语学习与学习者的接受能力--利用中文语音合成技术的会话教学效果与存在问题

随着通信情报环境的改善和技术的快速发展,ICT在通信工具中的使用机会正在增多.本文基于在日本大学里,将ICT工具应用于作为第二外语的汉语教育的授课实践,将其中利用语音合成技术进行听力和会话教学作为焦点,通过对数次应用实验的结果以及学习者问卷调查的分析,验证了以下事实:(1)最新的语音合成技术已经达到了与自然语音相近的品质水平,把功能强大且具有良好加工性的TTS技术用于第二外语学习中的听力和会话练习非常有利.(2)因语言能力水平差距而导致学习者接受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利用语音合成技术,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练习,才能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3)即便是部分听众会感觉生硬的合成语音,对母语者而言并无别扭的感觉.语音合成技术的应用对改善L2学习者听惯自然韵律语音,可以作出一定的贡献.(4)L2学习者寻求的是输入输出信息的对比功能以及自我修正的机会.而市场上的ICT产品把输出结果的精度提高作为使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中间语言信息处理过程的黑匣子化.综上,本文认为ICT产品应用于外语教学上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在把ICT产品应用于外语教育时,教员及学习者不要对工具要求过于完美,而应将重点放在与机器和软件协调学习,打造一个全面而具自律性的学习环境.(2)在应用软件之外,应持之以恒地建设丰富多样的互动平台,致力于为学习者自主意识到外语习得错误创造更好的教学条件.(3)部分软件中的语言习得提示会成为学习者自己修正错误的参考资料,面向教育有效利用这些信息的ICT工具有待开发.

高等院校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测试仪 接受能力 中文语音合成技术

砂冈和子 满兴远

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术院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出版分社国际汉语出版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七届中文电化教学国际研讨会

烟台

中文

224-232

2010-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