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社会交互式传播技术与青少年的同辈关系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经验研究

同辈关系在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兴传播技术被认为划定和塑造着该群体的同辈关系.本研究以”社会网络分析”(SNA)探索青少年现实生活中的同辈友情网与基于”社会交互式传播技术”(SITs)的同辈关系网(短信网和即时通讯网)在基本构成、网络结构和权力分布上的并同.以问卷方法收集的31名青少年的关系数据分析显示,同辈友情网在关系数量和强度上均超出SITs关系网.相比即时通讯网和短信网,青少年友情网的凝聚力更强、密度更大;个体在友情网中的网络规模最大,关系数最多,密度趋于均衡.短信网、即时通讯网与友情网显著相关,青少年更可能与现实朋友通过短信和即时通讯方式交流,采用SITs维持和强化人际关系.尽管SITs未能扩大青少年的现实友情网规模,但改变着传统交流方式形成的关系网络的基本结构和权力分布.研究结论显示,青少年基于SITs的同辈关系网更多体现在补充、丰富和深化而非扩展或替代着友情网.建立在SITs基础上的新兴交往模式与规则,可能不会剧烈改变青少年的现实友情网,其影响却不容忽视.

青少年 同辈关系网 社会交互式传播技术 社会网络分析

张明新 刘于思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内会议

2010湖北青年学者论坛

武汉

中文

212-231

2010-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