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文本时代的辨析思维能力
克罗斯曼(2004)预言:在未来40年,以文本媒介为主导的信息存储、检索和传播将被语音制导的电脑所替代.能讲话的电脑将能搜索到全球任何以语音或图像为媒介收藏的数据、信息、和知识.任何使用网络的人将能够通过电脑的即兴翻译相互交谈.文字阅读和写作将在”语音输入—语音输出”的科技通讯环境里不复存在. 促使这一必定要发生的变革是受诸多科技和社会因素所驱动.这些因素包括语音转换处理技术,网络视频及网络搜索的普及、互联网上视频互联互动游戏,由电脑及网络使然的多项目同时作业的行为方式,还有随时随地可使用的网络信息储存和传递工具. 目睹了这一切发展演变,有人哀叹这种演变不幸会导致后代丧失依靠文本语言生成的辨析思维能力,最终丢失人类有史以来籍文字语言来思维推理的传统.放弃了以文字表述为手段,也就逐渐销毁了条分理析、逻辑推理、综合归纳、分类排序等所有思维方式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正在触动到世界各个地域的由文本向口头和视听交流方式的转变和趋势,侧重于探讨这一趋势在中国的演进和影响.本文亦将估测在文本时代后人类辨析思维的演变趋势,及随之形成的新潜能、新形式。
辨析思维能力 演变规律 后文本时代
莱斯·高特斯曼
美国旧金山金门大学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67-72
2010-06-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