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徐霞客与茶马古道

徐霞客他在游览西南时,特别是茶马古道沿途的日记中,对茶马古道这一地势差异最复杂,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壮丽的景色,丰富的民族文化都有逼真、生动的记述。1639年8月16日日记中写下:“又东北盘崖麓而上,二里而下。半里,忽涧北,崖中悬,南向特立,如独秀之状,有僧隐庵结飞阁三重倚之。大路过其下,时驮马己前去,余谓此奇境不可失,乃循回磴披石关而涉之。阁乃新构者,下层之后,有片峰中耸,与后崖夹立,中分一线,而中层即覆之;峰尖透出中层之上,上层又叠中层而起,其后皆就崖为壁,而缀之于铁锁,横击崖孔,其前飞亮叠墉,延叶烟云,实为胜地,恨不留被袱于此,倚崖而卧明月也。”这是徐霞客对澜沧江畔巍山境内灵岩寺(茶房寺)生动的描述,抒发了“恨不留被袱于此,倚崖而卧明月也”的真实感受。直到今天,阁楼高耸,自然景观仍存,2005年,巍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茶马古道 地理风貌 民族文化 徐霞客

范建伟

巍山县文化体育局

国内会议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普洱论坛

云南普洱

中文

126-128

2010-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