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材料看滇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
本文借助近几年来的考古材料,对滇藏茶马古道的历史渊源作初步的探讨。尽管目前所掌握的旧石器时代的材料还比较有限,但是从已有的成果可以看出,滇藏之间以及两地与黄河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存在着很明显的共同文化因素,似乎可以说明中国华北与西南的远古居民在种族来源上有着共同的根子,而且相互之间的氏族、部落群体之间已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还有“丽江人”头骨化石的蒙古人种特征,从人类学方面证明滇西北与北方等地的联系。新石器时期滇西、滇西北地区的原始文化通过西藏东部与黄河流域之间有一条民族迁徙和文化传播的通道。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新石器古道”,而有的则称其为“西部游牧走廊”。由于西藏岩画在描绘内容、表现手法等方面与金沙江岩画有诸多的相似性,同时,金沙江岩画和西藏岩画所反映的题材都是猎牧文化。所以,“西藏岩画兼有北方系统和南方系统的特色”。而有些学者直接就把金沙江岩画纳入到“青藏高原岩画系统”。在这里可以看出:在青藏高原与滇西北高原,以至于两地与西北之间在远古的时期已经存在一条“岩画走廊”,这条走廊上的民族群体甚至可能与欧州的远古文化有了某种联系。吐蕃石棺墓中的主要器物,如大双耳罐、单耳罐、乳丁纹陶罐、三叉青铜剑等,有可能来自滇西,受滇西青铜文化的影响。吐蕃石棺墓与横断山脉地区的石棺墓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茶马古道 考古材料 历史变迁 文化传播
李钢
迪庆藏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
国内会议
云南普洱
中文
151-156
2010-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