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吉隆县发现的文物,谈古道吉隆线路
经过多年来文物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尤其是通过全国第二、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在吉隆县域内共发现各类文物点76处,其中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3点,即“大唐天竺使出铭”摩崖题刻、卓玛拉康、曲德寺、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巧处。这些珍贵文物点的发现为研究吉隆及西藏地区的唐蕃关系、中外交通史、与周邻文化相互影响、交流、融合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根据文献资料及实地发现的文物点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最迟在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蕃尼古道经吉隆线路已开通,而且经吉隆的线路是当时联系中原与边疆地区乃至连接中国和南亚的国际交通干道之一。帕巴寺、强真寺、日松贡布摩崖石刻、冲堆石塔等文物点见证了当时蕃尼古道之繁忙,文化交流之频繁,而且芒域(即吉隆)地区已经成为一处重要的文化中心或集散地。古印度、尼泊尔的佛教建筑、绘画、雕刻艺术等,源源不断地进入吐蕃。松赞干布迎娶赤尊公主入藏、王玄策出使天竺等均选择吉隆线路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当时主要的路线就是这条吉隆线路而非经聂拉木线路。直至清代虽已有四条通道通往尼泊尔,但吉隆线路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历史古道 地理线路 文物挖掘 文化价值
李林辉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国内会议
云南普洱
中文
244-248
2010-06-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