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获得性长QT综合征

本文首先介绍了获得性长QT综合征的阻滞快速延迟整流钾电流;抑制Ikr通道表达等分子机制,其次分析了电生理机制,然后指出女性、电解质紊乱、器质性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心肌病、药物过量、临界QT间期(QTc>450毫秒)、肝功能损害、心动过缓以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均可增加药物性长QT综合征发生的风险,介绍了抗心律失常药、促胃肠动力药等常见延长QT间期的药物,介绍了临床治疗。

获得性长QT综合征 病理机制 药物治疗 风险评估

浦介麟 王蓉蓉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大连

中文

86-90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