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瓣上导管消融术
起源于半月瓣上的心律失常临床上相对少见,本文探讨半月瓣上消融基质的解剖学特性以及如何安全有效消融源于半月瓣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速及不常见旁路的有关知识,术者应对主动脉窦的透视解剖、心内超声影像及肺动脉瓣的精确定位十分熟悉。对一些相邻的需要小心处理的结构(如冠状动脉和传导系统)应有透彻的理解。当发现心电图和标测过程中围绕主动脉窦的多处提早的同时激动或在右前间隔标测时远场激动早于近场激动的典型线索,提醒电生理医生需进行瓣上部位标测或消融。了解起搏标测的局限性、瓣上致心律失常基质和被动激动部位电图的区别有助于术者设计精确的方法进行消融(隔离/局灶消融),使消融成功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同时消融相关的风险降到最小。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术 半月瓣 临床应用
马长生 尹先东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336-348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