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三维标测对心房扑动的再认识
本文首先介绍了主导折返环部位,折返环类型与数目,其次介绍了折返环及其传导与解剖、手术或功能性的传导障碍的关系,与心房颤动(房颤)的关系,尤其是肺静脉电隔离后心电图上出现的貌似房扑的心律失常。旨在引发各位同道对房扑传统概念的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标测技术和标测方法的进展,人们对房扑的认识早已超越传统定义。就其电生理学本质而言,房扑是一种折返性心律失常,需要依赖于解剖或功能的阻滞带维持其激动。其次,阻滞带的不同决定了房扑折返环类型多样、部位多变,当然心电图表现亦有所差异。此外,阻滞带的不同存在方式决定了房扑与房颤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可以相互转化。理解房扑发生及维持的电生理学本质,对于房扑的治疗尤其是导管消融治疗意义重大。
心房扑动 心电图 三维标测技术 电生理学
张树龙 董莹雪
国内会议
大连
中文
380-388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