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心房颤动消融技术2010

本文首先介绍了心房颤动实时多维(3D/4D/SD)整合标测技术,其次介绍了基于球囊的标测和消融技术,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时影响组织损伤程度的因素包括设置的温度、能量、放电时间以及导管与组织接触的压力,介绍了导管与组织接触压力感受装置,分析了关于二尖瓣环峡部的消融技术及关于食管-心房瘘的预防手段,不断提高房颤导管消融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房颤患者带来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在阵发性房颤患者,基于球囊的标测和消融技术、实时多维整合标测技术、整合压力感受器的盐水灌注消融导管等除了可以优化消融长期疗效,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会促进消融操作的标准化,使得先进电生理中心的房颤治疗成功率得到重复和推广。在持续性房颤患者,还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避免或消除消融术后继发的房性心动过速。关于房颤的发病机制、非药物治疗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都还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探索。

心房颤动 消融技术 临床应用 疗效评价

吴书林 薛玉梅

国内会议

2010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大连

中文

421-425

2010-05-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