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中医药SCI收录论文的30年演替模式解析
本文以Thomson ISI出版的SCI-E为统计源,检索1979年-2009年我国发表的中医药SCI论文,挖掘近30年我国中医药系统及其关联单位发表的中医药SCI论文的文献计量信息学数据,及其时空动态演替模式.结果表明,我国中医药SCI论文的收录与引用数量,均经历了平缓发展期(1979-1999)、快速增长期(2000-2004)、指数增长期(2005-2009);尤其近5年之指数增长势头,值得肯定.我国中医药SCI论文的资助基金标注率(34.1%)明显偏低,且对资助基金英文名称的翻译非常混乱,应当引起重视.超过20%的中医药SCI论文与日美英德等(中医药)科技强国合作完成,并加速增长趋势.我国中医药SCI论文集中在20家单位(占88.76%),主要涉及中药药理学、天然产物分析、药效学与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主要发表于我国出版的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CHINESE CHEMICAL LETTERS、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等非中医专业杂志,存在明显的单位、期刊与学科不平衡现象,值得相关专家与管理人员重视.
中医药 科学论文 演替模式 文献计量
曾英姿 丁维俊
四川大学文理图书馆 成都中医药大学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316-322
2010-04-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