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大连地区春季暴雨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和大连地区近100个逐时自动气象站降雨量资料,对大连地区2007年3月3-5日和2009年4月19-21日两次春季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特征进行诊断分析,研究了大尺度环流条件对大连地区春季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对流层低层的增温、增湿及中纬度冷空气的侵入,是导致两次春季暴雨的重要条件.(2)气旋生成后位于长波槽前,有向中纬度斜压锋区靠近的趋势,降水强度大;无长波槽靠近,并远离中纬度斜压锋区,则降水量小.(3)大连地区与低空急流水汽输送通道较长时间相连接,有利于该地区强降水的产生.(4)南支高空急流的西风动量下传,有利于江淮气旋的生成发展,在其北上过程中,与中纬度高空急流靠近,加大了大连地区向东北方向的高空流出气流,有利于气旋的再次增强和长时间维持.(5)摩擦耗散损失的能量从中高层环流背景中的非地转运动获得动能补充,有利于降水强度的增大.因此,春季在江淮气旋生成东北移的过程中,从其水汽通道与大连地区的连接、气旋与斜压锋区的关系、高低空急流的相互作用等,可以初步判断气旋是发展加强还是快速减弱,从而预报降水的强弱.不同的冷空气强度导致的降温幅度不同,强降温可导致多种相变转换的降水形式,容易引发极端天气事件,加大灾害程度.春季强降水期间,除了关注降水量外,还要注意水相的快速转变.

春季暴雨 过程分析 大尺度环流特征 短期预报

梁军 李英 蒋晓薇 王树雄 张彩凤

大连市气象台,大连 11600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经验交流会

济南

中文

90-97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