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7.20平泉龙卷雷达回波分析
2009年7月20日13时30至14时30分承德平泉县黄土梁子镇三家村出现龙卷风天气过程.利用秦皇岛CINRAD/SA和承德CINRAD/CC雷达资料,雷达GPS回波质心定位与加密站GIS信息校对,结合Micaps系统、中尺度物理量诊断背景资料初步得出:龙卷发生在西高东低的山谷中,龙卷单体风暴发展与高空NW急流、热力因子及地形有关;在前5h次天气尺度系统背景下,冷空气南压,高空NW急流动量下传,使得低层水平中尺度风场-V分量沿西部山谷增大,增强龙卷发生区域气旋旋转涡度及多个中气旋的发生,为中尺度单体风暴系统发生发展提供动力条件;前期系统性降水在中午强辐射作用下迅速蒸发给龙卷风暴的维持提供短时水汽条件并产生不对称小尺度山谷风次级环流,增大局地上空层结不稳定;同步雷达监测数据进一步证明13时06分至14时36分山谷东侧先后有5个中气旋生成并伴有2个普通风暴单体,其中双雷达同步回波ID编码CO(秦皇岛A0)的龙卷风暴单体被监测导出冰雹、中气旋10次,TVS数据仅3次,分别为出现在13∶30,14∶06,14∶36,最大旋转速度29m· s-1,高度1.0 km,风暴移向NNW→ SSE,移速70~80 km·h-1,最大回波强度69 dBZ,龙卷强度在F0-F1级之间,1 km以下龙卷接触地面持续时间约13 min,4 km以上空中盘旋持续时间45 min;发生区域的层结指数内插值:08时K24/S14,14时K28/S10,20时K32/S10,K指数滞后,SI指数较好;探讨0~1 h燕山南麓地区龙卷及强对流的中一小尺度系统双雷达资料互补问题,为预警时效”后延”的研究寻找一些新的预报因子.
龙卷风 过程分析 雷达回波
李延江 王宏 杨梅 孙丽华
河北省秦皇岛市气象台,秦皇岛 066000 河北省承德市气象台,承德 067000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141-149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