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东北冷涡形势下的两次飑线分析与短时临近预报

2009年6月3日和5日安徽北部先后两次遭受飑线袭击,本文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华东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常规的天气图对这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冷涡是造成这两次飑线等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其位置决定强风暴发生的区域;窄带回波(阵风锋)的出现是这两次飑线最显著的特点,根据窄带回波(阵风锋)出现时的位置结合地面自动站风场实况进行适当外推,在短时临近预报方面可以提前1~2 h发布预警.地面自动站资料尤其是区域性加密自动站资料,可以监测到强风暴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一中尺度冷高压、锋区、辐合带,把它和多普勒雷达产品配合起来使用可以有效地监测飑线、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卫星云图也是监测强对流天气行之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预报人员提前监测到强对流云团的发生和发展.

飑线天气 过程分析 短时临近预报 多普勒雷达 窄带回波

陈邦怀 韩枫 吴飞乐 杨志猛

安徽省宿州市气象台,宿州 234000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经验交流会

济南

中文

157-162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