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2009年盛夏连阴雨太湖流域首场暴雨分析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图、云图和物理量资料,分析了2009年盛夏太湖流域连阴雨过程中的首场暴雨天气过程(7月21日下午至24日上午).得到,2009年初夏梅雨结束后太湖流域为正常的盛夏晴热天气,但7月21日起西伯利亚东侧切断低压突然南落到55°N的我国东北地区,使得东海北部的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中心南移西退成为大陆高压,同时副高主体长时间维持在日本东南海面,长江下游和东海北部由此演变成为低压槽区,700 hPa以下低空形成切变线、静止锋,导致雨带在南方重新建立.上层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和下层是来自南方的暖空气,中层切变涡旋带,这种上冷下暖的热力结构和切变涡旋的动力结构,是造成连续暴雨发生的主要机制.而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气环流十分稳定,南方雨带维持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暴雨天气 过程分析 动力机制 大气环流

陈永林 韩昌

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 200030

国内会议

2010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经验交流会

济南

中文

315-319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