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入秋首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自动站雨量资料、FY-2C卫星资料等,对2009年10月30日-11月2日入秋以来首次北方区域性寒潮天气过程的天气学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是在典型的天气环流背景下产生的,冷空气源地在新地岛以东的洋面上,乌拉尔山脊后的暖平流使其发展,冷空气在中西伯利亚堆积.贝加尔湖北侧高空横槽在转竖的过程中逐渐与西风槽同位相叠加,引导寒潮爆发南下.对流层中低层均有西南急流,强降水发生在850 hPa低涡前端暖切右侧的强风带上.850 hPa的较强冷平流使地面冷锋后部产生较强的正变压,锋后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北京地区的强降雪是在高低层形势配置有利,降温增湿的条件下发生的,水汽饱和、湿层较为深厚、气团垂直运动明显、气温持续偏低.
寒潮天气 过程分析 大气环流 物理条件
崔绚 鲍媛媛 张金艳 何立富 于超
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国内会议
济南
中文
376-383
2010-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