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水稻黑条矮缩病抗病品种的筛选及其抗性特征和遗传分析

水稻黑条矮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SBPH)以持久性不经卵方式传播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引起的恶性水稻病毒病.为筛选其抗病品种,明确其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特征及抗性遗传模式.采用多年多点方法在重病区抗鉴圃中对水稻品种和资源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鉴定,再利用水稻黑条矮缩病人T接种鉴定方法对筛选出的抗性品种进行抗性确认;利用非嗜性测验、抗生性测验分析抗病品种对传毒介体灰飞虱的抗性特征.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淮稻5号构建分离群体,采用人T接种鉴定方法对F2:3家系进行水稻黑条矮缩病抗性遗传分析.田间抗性鉴定结果发现,一份来自越南的籼稻资源材料特特勃在两年三点的田间试验中抗性水平表现为抗病或中抗,人T接种鉴定结果中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同样表现抗病.抗虫性分析发现,特特勃表现为弱非嗜性,无抗生性.综合抗病性和抗虫性结果表明,特特勃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主要来源于对病毒的抗性,而非对灰飞虱的抗性.抗性遗传分析发现,其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抗性为数量性状,可能由1~2个主效基因控制.

水稻黑条矮缩病 抗病品种筛选 抗性特征 遗传分析

杜琳琳 王英 王砾娇 高存义 兰莹 孙枫 周彤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植物病毒病诊断检测技术中心,南京210014

国内会议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厦门

中文

346-346

2014-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